纯电A6L打ES, 不是“德日对决”, 更像是“大人打小孩”
- 2025-07-28 19:45:37
- 698
在刚落幕的上海车展上,奥迪和雷克萨斯几乎不约而同地亮出了各自的“纯电中大型轿车”——一个是奥迪A6L e-tron,一个是雷克萨斯ES纯电版(ES350e)。如果你光看名字,会以为这是两个定位旗鼓相当、互为对手的产品。但真正把参数和技术摊开来看,这俩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。
说得直白点:奥迪这边是2025的选手,雷克萨斯那边顶多是“2020年水平的油改电”,而且连“改”都改得相当保守。
一眼就能看出的“代差”
先看最直观的尺寸。奥迪A6L e-tron长5087mm,轴距3078mm,是典型的中大型车架构,还特意为电动车做了调整。而ES350e虽然车长有5140mm,看着唬人,但轴距只有2950mm,说白了就是车身拉长了点,整体更偏向于油车底子的加长“快销版”。
我现场坐过这俩车,ES的后排空间确实可以,但你一坐进去就知道,这不是为电车重新设计的舱体布局——电池包高度影响地台,坐姿不自然。反观A6L e-tron,整车坐姿低趴、底盘扁平,空间利用合理,一坐进去就能感受到,这是专为电动车生而打造的产物,气质完全不同。
技术栈对比,谁在认真搞电动车?
然后我们来看架构与动力系统,差距更是直接拉开一个时代。
奥迪A6L e-tron基于PPE平台打造,这可是奥迪和保时捷合伙开发的800V纯电平台,之前保时捷Macan EV和A6L e-tron都是这个平台的“头号玩家”。什么意思?高电压架构带来的是更高效的能量利用、更快的充电能力(峰值270kW)、更强的动力输出(后驱265kW),还有CLTC续航高达770公里。这已经不只是“合格”,而是行业第一梯队的表现。
而ES呢?400V平台,峰值充电150kW,电机165kW,续航685公里。讲真,这一套放在几年前算中规中矩,但现在来看,已经明显落伍了。而且最关键的,它不是为电车开发的专属平台,而是继续“油电同台”,说好听是节省成本,说不好听,就是继续吃油改电的老本。
要知道,现在的国内自主品牌连10万元的纯电车都开始上800V平台,雷克萨斯这个姿态,说到底就是“电车做着玩”,没有真想在纯电领域搏命。
智驾,德日观念差异彻底暴露
还有智能驾驶的部分,更是一针见血地暴露出两个品牌对电动化转型的态度。
奥迪A6L e-tron直接上了华为的双激光雷达+视觉融合方案,这背后是奥迪和华为的深度合作。换句话说,奥迪已经意识到,搞电车不能再只靠传统优势,必须拥抱中国市场、接入中国技术生态。
反观ES呢?只能查到一些L2+级的字眼,实车几乎没有明确介绍什么智驾方案。雷克萨斯还是那个雷克萨斯,宁可把钱花在内饰皮料、做工上,也不愿多投入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。
有意思的是,雷克萨斯这几年在国内电动车领域几乎是“零存在感”,但在北美市场靠着品牌溢价还能混。问题是,中国消费者真的还会吃这套“雷车=高级”的老本吗?
谁在搏命,谁在躺平?
这场对比,从来不是“德日对决”,而是“谁真正在转型,谁还在摆烂”。
奥迪确实在电动化上起步晚于奔驰宝马,但这两年真是“火力全开”:PPE平台、和中国本土生态深度绑定、纯电产品线迅速布局,这些都不是摆样子,而是要真刀真枪打市场的决心。
反观雷克萨斯,ES纯电版这车就像是给油车换了个动力总成,设计、架构、技术、策略完全没有针对电车用户做优化。讲白了,就是“新能源时代硬撑门面的存在”。
有人可能会说:“雷克萨斯稳定、省心、品控好。”这些在油车时代确实成立。但电动车不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为王的年代,讲的是平台、软件、电池、智驾——这些恰恰不是雷克萨斯的强项。
总结一下:不是一个段位的较量
所以如果你是个真打算买电动车的消费者,现在把A6L e-tron和ES350e放在一起对比,基本就是“大人打小孩”的剧情。A6L e-tron代表的是一个认真做电车的德系老玩家,愿意放下身段、入乡随俗,而ES350e更像是雷克萨斯对新能源的“敷衍应付”。
说句狠的:现在谁还在拿ES350e和A6L e-tron比较,那不是“德日之争”,那是“谁更不了解电动车”。
电动化已经不是“试试水”的阶段了,用户越来越懂,产品之间的代差也越来越清晰。谁在努力奔跑,谁在原地踏步,大家心里都有杆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