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次会谈不剩几天, 美财长突然通知中国, 谈判议题变了, 中方拒绝

  • 2025-07-25 04:27:56
  • 478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:2025年美国月度关税收入突破270亿美元,全球贸易格局再起波澜。中美第三次关税谈判前夕,美国财政部长突然宣布,将能源采购与地缘议题纳入谈判新内容。北京回应坚决,全球目光聚焦。

谈判倒计时:议题突变

7月21日,华盛顿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专访时突然宣布,第三轮中美关税谈判将“聚焦质量”,谈判内容不再仅限贸易关税,还将涵盖中国对俄罗斯与伊朗石油采购、经济结构转型等敏感议题。此时距离美方设定的8月1日关税生效日仅剩数天,倒计时的气氛让全球市场高度紧张。

三次会谈的节点极为关键。前两轮日内瓦、伦敦会谈后,中美互降关税,美国下调对华高科技产品准入门槛,中国放宽稀土出口,双方达成三个月“休战期”。

6月初,两国元首通话稳定局势,外长吉隆坡会晤增进理解。过去两个月,全球舆论普遍认为中美关系正迎来难得的缓和期。如今,美方突然更换议题,令局势骤然紧张。

贝森特在采访中反复强调“协议质量重于期限”,暗示如果中国让步,关税延期可谈,否则新一轮关税即将落地。

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点名中国、印度、巴西,直指能源采购问题,特朗普更是高调放话,50天内若俄乌危机无果,将对俄罗斯实施100%关税,对购买俄油国家实行“二级制裁”。

美国新战术与全球供应链博弈

美方策略已不再局限于贸易本身。贝森特公开表示,中国是伊朗和俄罗斯石油的“大买家”,美方将切断中国与俄、伊能源纽带,防止“石油人民币”体系削弱美元霸权。美国将能源、金融、地缘政治合为一体,试图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占据主导。

6月,美国单月关税收入272亿美元,成为联邦第四大财政来源。贝森特自信宣称关税无通胀副作用,白宫团队对“关税红利”信心十足。

特朗普8月还计划启动“对等关税2.0”,再谋100亿美元月供。美国借关税收入填补赤字、国债利息压力,财政需求驱动政策转型。

耶鲁经济学家指出,企业提前进口推高关税收入,本质是“透支未来需求”。美国医保、社保、国防等刚性支出增速远超关税创收,财政赤字压力并未根本缓解。盟友报复性关税反噬美国产品,全球供应链波动加剧。

中国底牌与多边趋势

北京对美方突然变更谈判议题反应迅速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表示,中方立场一贯明确,坚决反对美方干涉,拒绝将地缘政治议题纳入关税谈判。中国坚持中俄、中伊能源合作属于正常贸易,反对任何“长臂管辖”。

中美第三轮谈判核心分歧已超贸易范畴。美国以“关税杠杆”逼中国减少对俄、伊石油采购,试图切断“石油人民币”体系,维护美元定价权,并为本国页岩油打开中国市场。美国还要求中国继续高价采购美芯片、技术装备,试图限制中国科技自主步伐。

中国底气充足。5月中美日内瓦协议后,美国对华有效关税已降至40%,GDP冲击缩小到0.5%以内。人民币贬值带动中国对非美出口激增,野村证券称中国已基本抵消关税伤害。中国订单转向巴西、阿根廷等国,采用本币互换避开美元。中国能源和农业采购多元化,减少对美依赖。

中俄石油贸易85%以人民币结算,中伊本币互换协议持续推进,人民币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
伊朗新政府加速向中俄靠拢,中俄伊“反制裁协作体”形成:伊朗提供低价原油,俄罗斯保障能源安全,中国输出工业品。金砖国家、上合组织推动多边合作,全球“去美化”浪潮不可逆转。

美国“二级制裁”计划本质在于遏制中俄伊能源与金融合作,维护美元石油结算体系。特朗普宣布,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(中国、印度、巴西等)征收100%关税,意在打击俄罗斯财政、遏制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,并试图通过金融霸凌重塑全球供应链。

北京坚持战略耐心,继续推动科技自主、产业升级。中国能源技术攻关不断突破,工程师为深海钻井平台加装抗压舱,绿色能源替代写入国家规划。中国稀土、本币结算、多边贸易成为对美反制的“组合拳”,手中底牌远未打尽。

美国靠关税“强心针”维持财政,但赤字、国债利息压力日益沉重。全球金融市场对美政策的不确定性警惕上升。关税收入虽高,但难以弥补结构性财政黑洞。美欧盟友对美国以关税政策绑架全球贸易体系多有不满,报复性措施已影响美国出口企业。

战略耐心vs财政焦虑

中美关税谈判已不再聚焦传统贸易领域,金融、能源、地缘战略成为新焦点。北京底气来自多元化能源账本、本币结算体系、科技自主与多边合作。美国则以财政需求为导向,用关税手段打压对手,试图在全球新秩序重塑中维持主导地位。

全球供应链和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金砖、上合等多边机制崛起,全球化进程进入新阶段。中美在关税牌桌上各执底牌,战略耐心与财政焦虑的对决,深刻影响未来若干年全球经济格局。

北京拒绝美方议题突变,要求谈判聚焦贸易本身。随着中美分歧从贸易延展到能源、金融、地缘,外界普遍预期,这场博弈远未结束。

美国未来是否会继续以关税、制裁工具对全球供应链加码?中国会否继续以稀土、本币结算和多边化反制?多边机制又将如何重塑新秩序?每一个变量都牵动全球经济神经。

参考资料:

环球时报:2025-07-23 09:37:美财长称美中第三轮磋商下周举行